在通信行业,高通依靠专利优势构筑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然而,当前形势发生了变化,高通是否还能维持昔日的辉煌?
高通业务模式
高通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芯片供应商,其收益主要来自向手机制造商出售芯片以及收取专利费用。这种经营模式为高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以2016财年为例,我国手机制造商为其贡献了252.8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专利费用。高通采取了将芯片及专利费用合并销售的办法,这一举措确实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同时也引起了众多人的不满。
专利垄断地位
在通信行业,特别是在3G专利技术方面,高通几乎处于领先位置。全球大多数手机制造商,比如苹果和华为,都必须购买其处理器芯片。对于这些制造商来说,想要在通信技术上绕过高通的专利障碍,几乎是不可能的。凭借这种专利的垄断优势,高通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商业防线。
苹果与高通纠纷
苹果持续抵制所谓的“高通税”,并觉得高通按手机整体价格征收5%的专利费不合理。事实上,手机制造商仅使用了通信模块的专利,却需为整部手机付费。另外,苹果还指责高通利用不正当手段垄断了调制解调器芯片市场。自iPhone 7开始,为了避开“高通税”,苹果转而选择了英特尔提供的基带。尽管这样做可能会降低新手机的通信性能和品牌声誉,苹果公司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决定。
华为的挑战
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让众多国内用户开始关注5G技术。许多人取消了之前的4G产品订单,这一转变对高通的业绩预测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华为在5G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其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高通。而且,华为在5G芯片专利上逐渐减少了对高通的依赖,这对高通的领导地位构成了挑战。
5G时代变局
5G时代已经到来,高通的垄断地位正慢慢减弱。现在,许多企业都拥有了5G相关专利,高通想要再次垄断变得不易。过去,高通的专利费用是按设备整体来计算的,但5G技术的进步让专利分布发生了变化,这种收费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高通的专利优势减弱,其市场竞争力也在持续下降。
未来前景堪忧
为了扩大业务范围,2016年,高通斥资470亿美元购得了恩智浦半导体,这是一家专注于车载芯片的企业,意图踏入汽车行业。尽管如此,面对众多掌握前沿技术的对手,即便是庞大的物联网市场,高通依靠现有的芯片和专利授权模式能否持续盈利,目前还是一个疑问。
面对难题,众人纷纷思考,高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