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背景
2013 年 11 月,Vitalik(V 神)年仅 19 岁。他的目标是降低垄断企业以及中心化机构的权威性。于是,他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他察觉到了去中心化技术所蕴含的潜力,期望能够构建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网络。到 2014 年初,Gavin Wood 受到“棱镜门”事件的影响,提出了 Web3.0 这一概念,其目的是让人们掌控数字身份和资产。而以太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并诞生的。
2014 年 1 月,Vitalik 在迈阿密北美比特币会议上进行了以太坊的宣传。在这个阶段,以太坊团队的初始形态逐渐展现。他组建起了由自己以及 7 位联合创始人组成的创始团队。从这以后,以太坊便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发行初期
以太坊在刚开始发行的时候,它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正处于试验的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供开发者去开发程序,同时也允许开发者参与到挖矿的过程当中。那时候的开发者就如同是早期的探险家一样,在那片未知的领域里进行摸索。虽然当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是以太坊所具有的独特理念却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这个阶段的以太坊属于全新的事物,遭受了诸多质疑。然而,开发者们始终怀有极大的热情,他们一心想要凭借以太坊来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为未来的发展积攒经验,并且逐步对这个尚且显得稚嫩的去中心化网络实施改善。
Frontier 网络发布
201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的 Frontier 网络发布了。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标志着以太坊区块链开始正式运转。用户可以开始挖掘 ETH 。用户也可以对基本功能进行测试。这意味着大众有机会参与到这个去中心化的网络之中。
此阶段以太坊采用的是纯粹的 PoW 共识机制,并且引入了难度炸弹。随着区块数量不断地增加,区块的难度会按照指数形式进行增长。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的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也给后续的发展留下了一些难题。
Homestead 阶段
2016 年 3 月 14 日,以太坊发布了网络 Homestead 的第二个阶段。这表明以太坊网络开始平稳地运行。此前经过一番探寻后,以太坊度过了不稳定的时期,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在同年的 6 月 18 日,以太坊平台上的 The DAO 项目遭遇到了黑客的攻击。有 1 亿美元的以太币被窃取而去。此事件让整个行业都感到大为震惊,同时也让以太坊团队清晰地意识到了安全问题的严峻性。
Metropolis 升级
在 Metropolis 阶段,以太坊通过两次硬分叉来实现技术升级。其中一次硬分叉是拜占庭硬分叉,另一次是君士坦丁硬分叉。2017 年 10 月进行了拜占庭升级。这次升级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它有允许进行 Revert 操作的功能。它能与 ZK - Snarks 算法兼容。它把难度炸弹的时间延后了一年。同时,出块奖励从 5ETH 降低为 3ETH。
这些升级使得以太坊的性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其安全性得以提升。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它成功解决了之前存在的一些潜在性的问题,让以太坊网络变得更加稳定,为后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太坊 2.0 计划
2019 年底,以太坊开始进行向 2.0 版本的升级工作。然而,此升级过程并不简单。投资者的利益、团队的利益、项目方的利益以及矿工的利益等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形成了以太坊所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难题。以太坊 2.0 计划全力希望达成一个功能完备且稳定的“宁静”状态。
2020 年开始了阶段 0 的启动。重点在于让 Beacon 链上的验证者能够运行起来。Beacon 链是全新的 PoS 区块链,并且是以太坊 2.0 的核心组件。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发布阶段 1 和阶段 2 。阶段 1 需完成启动分片链的工作,阶段 2 需完成启动虚拟机层的工作。
你觉得以太坊 2.0 能否顺利达成它的目标?要是喜爱这篇文章,欢迎去点赞,并且也欢迎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