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凭借其全球货币发行者的地位,成为了主导货币。然而,近期美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全球对其信用产生了疑虑。美元的未来走向如何?国际货币体系又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深入探讨。
美元主导时代的辉煌与隐患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世界货币格局转变为美元主导。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巩固了美元的地位,使其成为全球货币的制造者。“贸易-美元-美债”这一模式不断强化,在过去五十年间推动了全球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不少风险。美联储的权力不断扩张,其野心也随之增大。
美元潮汐的掠夺本质
美元在全球的流动造成了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现象,人们将其称作美元潮汐。在这一过程中,华尔街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它加剧了各种经济问题。例如,拉美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困境,日本面临经济危机,东南亚也遭受了金融危机,这些问题的背后都能看到华尔街的痕迹。华尔街借助美元潮汐,通过“低价购入 - 高价售出”的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掠夺,给这些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
美元信用重建之路
国内,短期内需确保实际利率为正值,以此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从中长期来看,应削减财政赤字,防止债务无节制地膨胀。在国际层面,美国倾向于利用地缘政治矛盾来巩固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然而,这种策略也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
对大类资产的影响
大类资产里,贵金属表现强劲。过去,在货币体系重建的时期,黄金因其实物货币属性而成为关键。在2022年以前,黄金价格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通胀相关性高达九成。至于权益类资产,可关注科技领域的创新、军工、传媒文化等行业。实物资产自第三季度起也将面临新的价值评估。
全球货币秩序的变革趋势
美元在全球储备、支付、结算和定价等领域仍居中心地位。但贸易货币互换的增多,使得美元在储备和结算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从全球经济层面看,摆脱美元周期性影响的努力是有实际操作空间的。货币改革的起点是美元的去中心化,这可能会让国际货币秩序进入类似春秋战国时期,最终形成多极化的货币体系,并重构一个高效且简洁的全球货币体系。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正经历地缘政治冲突的高峰期,金融领域首当其冲,人民币受到波及。在国际货币互换的趋势下,人民币有望扩大其市场份额。同时,国防关乎国家安全,军费支出增速超过GDP,以应对全球的不确定性。中国需妥善处理国内事务,并稳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关于美元今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同时,记得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