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在加密货币领域逐渐兴起。许多人对这些公司发行稳定币的目的感到好奇。那么,这里面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奥秘?又有着怎样的利益考量?
稳定币与主营业务的关联
许多公司的稳定币与自身主营业务联系紧密。像 USDC、GUSD 等稳定币,是为了支撑自身主营业务,尤其是交易所业务。从交易所角度而言,稳定币可使交易更便利且稳定。比如在一些大型交易所里,稳定币充当了法币与加密货币间的桥梁,便于用户进行资金操作。从地域方面来看,美国的多家交易所都在大力推行自家的稳定币,其目的是提升在本国和全球加密货币交易市场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平台,提高用户粘性。
稳定币对企业业务拓展有帮助。对于深耕加密货币领域的企业来说,稳定币为它们在行业竞争中提供了新的工具。在争夺市场份额时,稳定币能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住自身的用户群体。
解决行业痛点获取用户
部分稳定币是因要解决行业痛点而诞生的。像 PAX、TUSD 等,为吸引更多用户,它们切入到加密货币的痛点领域。加密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许多投资者面临着巨大风险。在 2018 年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下跌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因资产快速缩水而血本无归。那时候,稳定币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它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
稳定币获取用户之后,能够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其可以像传统金融一样收取交易手续费,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机构合作来获得收益等。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此过程涉及到业务的拓展以及用户服务的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
JP Morgan推稳定币的意图
JPM 是 JP Morgan 银行体系所使用的稳定币。许多人觉得它和 Ripple 类似,是为了解决跨机构、跨国家支付结算效率方面的问题。不过仔细想想,如果仅仅是这个目的,建立一个实时结算平台或许就可以满足,为何还要多此一举推出稳定币?这背后肯定是看到了区块链稳定币所蕴含的更大利益。银行体系内部的业务众多且复杂,包含大量的资金流转,稳定币在其中或许能够发挥更高效且低成本的资金管理作用。但由于 JP Morgan 银行体系相对独立,像 Citibank 这样的其他银行可能不会使用 JPM 来进行结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它的应用范围造成了限制。
Facebook的稳定币动机
Facebook 推出稳定币的意图更为深远。Facebook 在全球拥有 27 亿用户,这构成了一个极为庞大的经济体。倘若不增发 FBC,要提升自身经济体的 GDP,能够从增加借贷规模 M 以及提高交易速度 V 这两方面着手。如果用户都在其体系内进行交易和结算,将会产生巨大的 GDP,而 Facebook 只需收取少量的交易费用,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显然,Facebook 察觉到了稳定币背后蕴含的巨额利益,所以才如此积极地推进稳定币项目。并且,这也为 Facebook 提供了一个打造全新金融生态的机会,在这个生态中,它能够如同央行或者商行一样进行货币管理并获取盈利。
稳定币的投资逻辑
纯稳定币项目如果没有其他业务支撑,是不太被看好的。这类稳定币缺乏强有力的依托,一旦加密货币市场有波动或者遭遇竞争对手冲击,就可能很快失去市场份额。例如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推出的稳定币,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困难,因为它们没有现成的用户基础和业务体系来支撑稳定币的发展。
交易所业务派生推出的稳定币中,头部项目比较有潜力。这些头部项目通常背靠大型交易所,拥有足够的用户流量,并且在稳定性和信誉度方面也较高。比如某些知名交易所推出的稳定币,在全球交易市场上都具备一定的认可度。
对稳定币的未来展望
未来 3 - 5 年,稳定币将如何发展?这值得我们期待。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稳定币的监管仍在不断完善之中,不同国家对稳定币的态度存在很大差别。在美国,稳定币面临较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而一些小国家的监管相对宽松,这对稳定币的发展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稳定币将更深入地融入金融体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科技企业将在稳定币领域如何展开竞争或合作?
大家对于稳定币的发展前景持何种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若觉得这篇文章不错,也欢迎大家点赞并进行分享。